家人涉嫌非法经营罪被刑事拘留,家属对这个罪名不熟悉,会想知道会怎么定罪量刑,下面柳向律师从定罪要件、量刑标准及辩护要点三个方面,为大家解答分析。
根据刑法规定,非法经营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,有特定非法经营行为之一,扰乱市场秩序,情节严重的犯罪行为。
犯罪行为包括未经许可经营法律、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、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(如烟草、食盐);买卖进出口许可证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、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;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、期货、保险业务,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(如“地下钱庄”),严重扰乱金融秩序;还有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。
在定罪时,关键在于判断行为是否违反国家规定以及是否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。“违反国家规定”限定为违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,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、规定的行政措施、发布的决定和命令。而对于“情节严重”,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有明确标准。例如,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5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1万元以上,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50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以上,一般会被认定为情节严重,构成非法经营罪。还会综合考虑经营的时间、范围、对市场秩序造成的影响等因素。
非法经营罪有两个量刑档次。情节严重的,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;情节特别严重的,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,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对于什么是“情节特别严重”,不同的非法经营行为有不同标准,如非法经营证券、期货、保险业务,数额在150万元以上等情况。单位犯非法经营罪的,对单位判处罚金,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,依照上述规定处罚。
在非法经营罪案件的辩护实务中,可以审查当事人是否具备经营资质,或是否存在对违法性的明知。若是因政策理解偏差或行政手续瑕疵导致,可主张缺乏主观故意。核査审计报告、账目流水等证据的合法性,挑战计算方法(如扣除合理成本、区分合法与非法部分)。即使构成犯罪,也可通过退赃退赔、认罪认罚、取得谅解等情节争取从宽处理。对于“情节特别严重”的认定,需结合个案证据积极辩护。